相信很多 NGO 都認同,在這個資訊流通的時代,如果可以聘請一個資訊人,應該會對 NGO 組織有很大幫助!可是,如果請了資訊人,NGO 能指派怎樣的任務給他?該怎麼跟他協調工作?又該如何跟他溝通?又如果組織要外包請資訊公司開發建立網站,會遇到哪些眉眉角角?如何有效溝通處理?
2016年10月份的網路星期二,邀請到司改會的技術人雨蒼、執行長高榮志,以及和他們合作的協力廠商,分別從不同的職務位置和工作內容,來談談 NGO 怎樣與技術人合作?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工作方式和建議?
雨蒼:最早是被(司改會)找去改網站。當時的網站架站技術低,掛掉之後,要按電源重開(想想如果爆紅卻當掉時的損失)。那時 au(唐鳳的網路暱稱) 推薦了 cloudflare。
當時的榮志:要導入 cloudfare ,那是什麼?
- 雨蒼:可以防止網站因為流量太多而掛掉。把 DNS 放在這個服務,舊舊的網站多撐了半年,也撐過因為批踢踢置底文(註),所帶來的網站大流量。(註:置底文是批踢踢介面上的一個功能,可以讓文章一直保持在最新文章下方,作用和一般網站的置頂文類似。)
- 雨蒼:要分散風險就要花錢,一個月約 1,200 元。
- NGO 如果自己維護主機,都得等工程師來修,等待的成本很痛苦。
- 通常,雨蒼會在大約 17:00先給榮志看稿子,然後晚上 10 點發文。
- 榮志過去都走傳統媒體的投報。
- NGO 對鄉民又愛又恨,特別是批踢踢上面的法律事件,都要從 ABC 開始講,不是直接就能給法律事件的結果;加上網路筆戰需要花費很多心力,要耐心,要爆肝,雨蒼剛好符合這些特質(雨蒼:是生小孩前的特質)
- 司改會主要監督法官和檢察官,但在網路上寫東西,只要定義稍不精準,就會被法律社群認為其他的評論都不用看了。所以榮志都會 double-check(再確認),至少確認法律部分沒問題。
某廠商:「聽過一次需求就出規格書,還可以免費幫忙做網站。」,但免費的最貴啊~爛尾了怎麼辦?花了一堆錢,為何值得?如何在廠商和 NGO 之間溝通?
包商:
- 評估工作進度,並確保廠商沒有問題:要廠商給報告,再去核對 github 上面的 log 紀錄
- 資源配置(募款粒粒皆辛苦):過去司改會預算約 1,500 萬,如果一個專案要花1-200萬,算是高的。但如果對司法透明度有幫助,也覺得值得。
- 律師計費方式:1. 統包,一個案子 X 萬 2. 以時計費:年輕和年長的,有掛牌價,同樣的時間每個人報價都不同。大事務所的律師會考慮這個時間表的平衡,例如:100小時,可能律師花了很多時間在查資料,業主就會爭取這類的工作時間。所以事務所可能會以打折優惠的方式,加加減減來報一個總價。
- 榮志需要抓案子的上限,而評估就完全交給雨蒼來做,榮志需要的是雨蒼回報工作時數。
包商:
- 原本和雨蒼認識,所以被拉進來當外包。一開始知道是律師有點怕怕,但後來談下來,發現談得很清楚,看是統包或時數,交給雨蒼、再回給榮志。知道 NGO 的預算會有當月上限,所以當一個月的時數超過,會好好想理由如何說服。
- 在外面的一般公司,有時一開始以為清楚,但到後面反而不清楚。
遇過是統包的狀況,結果一直要求修改,最後外包快翻臉。
包商:談規格需要比較長的前置期,特別是比較複雜的系統,所以要多開幾次會,確認對方的願望值。所以用顧問費時數先完成這部分。建議 NGO 找外包的話,也可以用這類方式先拉長時間,來看外包的能力如何,就能降低風險。
問:但業界一般好像沒有這樣的服務?
答:因為彼此的信任不夠,所以需要更多前置作業。
找廠商的建議:
- 是否會寫技術文件?是否會去研討會分享?
- 過去做過的網站列表?
- 有在 g0v 活動的廠商
雨蒼:因為有進辦公室,聽到討論「支付命令」,就先寫文章,後來事件爆發,正好用上。
結論
資訊人和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不太一樣,很多夜貓子。但大家還是要相信他們 XD 多給他們機會。
另外,資訊人足跡很廣,建議多 Google。如果你是資訊新人,建議你先參加社群去深耕,而且遇到很多前輩可以指引好的方向。
榮志:NGO都是有熱情活力的人。只要這件事不會出大包、造成組織毀滅,都可以去試試。因為司改會已經 20 年,所以我會大膽採用夥伴們的建議,嘗試不同的方法。
建議資訊人多了解 NGO 屬性,這樣對自己有興趣的會更投入。
- 資訊人也有主體性,不是工具人,當工具用,人會跑。
- 執行長要去判斷每個人喜歡和擅長的,資訊人也是,譬如有前台、後台、美編,搭配得不錯。資訊圈有很多不同的領域,如雨蒼是開源社群的,喜歡買 MAC,花時間研究自由軟體;但有些人就喜歡商業軟體。
- 過程中,陪伴並帶領大家接觸新工具,如:帶大家使用 hackpad、雲端硬碟、Slack 等等。
- 榮志:學到新東西,也影響我用不同方式達成透明開放,我可以負責去跟司法院的資訊處施壓。
- 現在組織內沒人用 Line,都用 Slack,大家很快上手。也使用 Trello,讓執行長可以不進辦公室就管理全貌。譬如外包商也使用,就可以一起用。
- 榮志:一開始對 Google 這樣的大公司有抗拒,特別是隱私權的部分。但因為司改會沒有國家機密,幾乎所有資訊都可以公開。如:很多影像、照片,不要再買硬碟存取,而是全部丟到 Youtube 上。
環資:線上金流很依賴 CRM。司改會有雨蒼很幸運,有外包當顧問也很棒。現在沒有MIS 很痛苦。但 NGO 要找MIS很辛苦,因為月薪無法和市場競爭。
雨蒼:好幾個 NGO 合聘一個MIS,會是好方法。有前輩分享,在 NGO 呆了 3、4年之後,會想找新地方挑戰技術,或要有定期輪替的制度。參加 vTaiwan 專案,規劃全民司改運動,也把唐鳳和家華帶進來。
榮志:更了解審議式民主開會的方式。以前覺得是司法體制的問題,比較像是法律人關起門來吵架,和一般人民無關。因為社群媒體,媒體不斷受到挑戰。希望透過科技和審議式民主的架構來開會,希望透過這個平台來討論司法議題,就是重要的法治教育,逼著法律社群和人民溝通。這種裂縫的修補很重要。
雨蒼:重大議題,就自己錄影或貼文章,做自媒體,自己全程錄影,避免新聞記者抓不到重點,也有現成文本可參考。
老闆要多給一些空間,信任資訊人的工作分配。
榮志:尊重每個同仁的工作配置,有人在睡覺不會叫醒他。
Q&A
問題 1:每次 CEO 來參加聚會,都會先自首是「資訊白癡」。或者每換一個工作人員,就會換一個網站。CEO 要有怎麼樣的準備,才接得起來 MIS?MIS才能真正進入這個系統?
- 用執行長的身份說服其他執行長 XD
- 如果是網路原住民,沒多大問題。但譬如雨蒼跟我說,有很多是我不懂的。人遇到不懂的,要不就是放著,要不就覺得是別人的問題。
- 覺得組織規模不夠大,就不會有足夠的動能。
- 反正就是不懂,放棄去懂,但我會把權限放給懂得人的去做。
- 要去擁抱帶來的衝擊和訊息。
- NGO需要的是雞婆的人,會想主動做很多事的人。信任團隊,年輕人會搞出很多花樣。
- 雨蒼:時常發想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
- 去年募款餐會,就做「社運測測看」網站,使用蠻新潮的技術。
- 臉書機器人:製作者正好是法律+資訊人,所以做了一個可以自動回答的機器人
- 資訊圈變動很快,很多技術債,所以 NGO 可以支持資訊人保持進步的空間和支持是很重要的。
環資也支持合聘的建議,因為有時辦公室也沒那麼多事要他做。發生過政府會計師查帳,有核銷問題,因為IT 人員上班時間都不固定。
司改會因為私募,不接政府案子。之前因為唐鳳的關係,有和法務部合作,對司改會是很大的衝擊。
司改會其實一直也在做司法人權相關的修法,所以本來就會坐下來談,但只有少數開明的委員可以合作。現在青壯年的檢察官都有自己的想法,只是最上層握有權力的人還沒改變;加上平常工作量多,所以和這些人互動是很重要的。互助和協作的比例很高。
以前的司法是封閉的系統,比較不會受到民意衝擊。現在是專業被質疑的時代,會搜尋疾病、肉搜醫生,和過去不同了,司法專業也是。現在的問題是司法很脆弱,只要民意大一點,就會被衝破,其實是在還以前的債。時代不一樣,所以把司法罵倒是沒有好處的,現在不再是對抗的時代了,而是對話的平台,看看體制可以怎麼調整。
問題 2:國內 NPO 的 MIS 工作清單,有這樣的基本清單?
外包:CEO 如果連開始都不知道的話,至少要先了解公司的狀況、規模、預算,來做評估。
CEO 應該多參加資訊人的聚會,認識朋友,有可能透過他們介紹來找到對的人。
榮志:通訊軟體(整合)、Email、網站建置。外包講的比較是建置系統的狀況。董事會有些人也覺得維持幾個重點就好,但這就要靠 CEO 的想法及對其他人的說服,還有對組織的想像。
外包:MIS(資訊管理工程師,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Engineer) 和 Development(工程開發) 是不一樣的,前者是內部防守,後者是對外進攻,二者是不一樣的。
免費的最貴。如果可以每個人都付出一點,就能讓整個環境更好。
NGO 的 MIS 人員留不久,因為薪資問題及怕技術跟不上,或可能變成總務。有可能廠商公司編製的人員,專門接 NGO 案子,透過中介者來找 NGO 出足夠的薪資來雇用,這樣可以讓 NGO 的 MIS 可以繼續維持在這個領域裡。
問題 3:司改會的電子報:最近不太一樣,為何企劃是「我是⋯⋯」?感覺很有意思。
榮志:跟人互動。因為電子報比較冷冰冰,以及司改會被當作專業司法社群,好像很嚴肅,但其實司改會內部是活潑的,所以把電子報設定為週報、照片多、比較輕鬆、資訊量不要那麼大的,反而能增進互動。
每週發,因為現在人力充足,點子多、前台強、美編也厲害,可以這麼做。過去都不定期。現在大家會主動一起相互支援。
問題 4:科技人進入 NGO,就直接是好的規畫逐步實現?或者是補丁式,有實現就好?組織的定位?
雨蒼:官方網站,一下過量就會被炸掉。是要補丁?還是開發新網站?諮詢過一些人,解法是:先掛 cloudfare 撐過,然後趕快開發新網站。
資訊人要一起參與到 NGO 裡面,才能慢慢瞭解大家的需要是什麼,再慢慢把東西放進去。
唐鳳說過「持守的安那其」,就是一再示範好的方式,慢慢說服別人。
人會離開就是心委屈了,或薪水委屈了。
榮志:補丁式的通常留不下來,薪水可能不是第一考量。網站:會花很多錢?後面的人能接手?就考慮這些。要讓 CEO 知道 IT 人自己擅長的能力,才能把他擺在好的位置。
美編因為太常委外,後來就找一個專職,結果整個組織的美編應用就大躍進。
所以人補位進來,很多東西會慢慢進步,譬如電子報準時了,網站變強了,(因美編)形象跳上一級。
雨蒼:資訊人有很多種,要找到對的人,譬如:精通演算法的人,並不適合做網站。
問題 5:組織找不到人,是什麼情況?
雨蒼:學妹介紹的。資訊人都是靠人脈、口耳相傳在找工作,比較不會丟履歷。如:參加免費的資訊人聚會 COSCUP、g0v黑客松。
榮志:不知道如何找不同領域的人,另外就是需求搞不清楚。互動和磨合都需要時間。
- NGO合聘:90年代美國的經驗,資訊人直接隸屬於一個給資金的基金會,類似 fellowship 的概念。
- 雨蒼:評估工程師,我一定會去看 github,但一般NGO不會看這個。所以 IT 人要從 ABC 開始,例如架設網站,這樣 NGO 比較會雇用。但需求不可以開得太誇張,如:找設計師,不應該加上修電腦的需求。
現場影片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