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8日 星期三

[網二紀錄] 4/26 用 Podcast 說一個好故事(下)

編按:建議您可先閱讀 [網二紀錄] 4/26 用 Podcast 說一個好故事(上)

本文圖片皆摘自作者簡報

六、每週更新節目真的可以負荷嗎?

(一)組織內部可負荷嗎?SOP 很重要。

先決定更新頻率和時長,善用排程降低工作時間。譬如節目長度 10 分鐘,可以一次錄個 5 集,不過缺點是沒有時效性的彈性。更新頻率是組織內部要有共識的。

建議 1 人統籌並負責社群。每月中旬確認下個月的製作人和主題分配。逢年過節的提醒和特殊安排、宣傳上架、回饋收集等等,可以統籌由本來就在做社群的人來負責。方法上,可使用 Excel 把節目相關的資訊和資料連結,集中在一起,方便管理、快速找到相關的內容

(二)建立 SOP,排入日常社群流程

2-4 人輪值當製作人,每人每月最多輪到 2 次(製作+主持),或一次錄 2 集再切割上線。製作人工作的工作有:找主題、邀訪、擬訪綱、主持,好處是同一個人做可降低認知成本。另外一個人則負責:審節目、抓秒數、提供重點文案,一樣同一個人做可降低和社群的溝通成本。製作人看起來工作多,不過熟練之後其實很快,並不適合把工作拆分;而統籌、上架和宣傳給另一個人做,可降低疲勞感。

我們固定週二上線,在二週或一週半前,會把節目錄完,然後初剪、二剪在週一完成,通常不用三剪。主持人會聽一遍、確認整個節目內容。因為我們的剪接很專業,得過金鐘獎,所以通常是為了縮短時間才會二修。

(三)合理調整,減輕製作壓力

從節目設計開始,減輕製作壓力。譬如:

  1. 每個月、每集的外部來賓不過半,如果跟來賓不熟,主持壓力會更大。
  2. 用議題劃分系列。聽眾許願想聽「公益職涯系列」。系列劃分對議題來說,可分攤製作壓力,或者同類型組織也可以合作來做節目
  3. 跟著時事節慶、內部議題或特別活動來推主題。譬如:過年特別節目,安置機構小孩如何過年?世界地球日…等等,讓聽眾覺得節目接地氣。

節省經費和精力的部份,建議:

  1. 善用錄音室優惠方案:Lazi 每個月 26 號有超優惠方案。
  2. 後製計時薪幫手(把預錄當現場做):雖然節目是預錄的,但推薦當成現場來做,反而會比較少意外,這樣做現場時會強迫自己專注、當下把事情做好。
  3. 設計宣傳用的固定模板。模板就是框架,每年為系列節目設計框架,有模板會大幅減低所有人的時間,只要套進文案跟照片,但可以有特別企劃,例如中秋節模板。
  4. 跨社群宣傳蠻重要,只有死忠的支持者才比較會「訂閱」節目。
  5. 降低文案與宣傳細緻度。
  6. 多多益善花了一年去修正SOP,將工作分配給不同人,盡可能減輕大家的工作壓力。另外,只帶來負擔的社群,可以下好離手。

透過成效追蹤,可以得知:

  1. 日常回饋收集:我們會把大家的讚美集中成為一個誇誇區,成為正能量的來源,心累時就會點開來看。
  2. 每月數據檢視:比較能知道聽眾的興趣。收聽率、下載率的參考,可比較七天內,或從一開始來看。報表是很重要的功能,也是評估 Podcast 託管平台的一個要素。
  3. 每年問卷調查:比較系統性,以一年的內容來問,這樣對下一年改進方向很有幫助。
  4. 通常每個月會開二次例行會議,一次 15 分鐘,用來確認 SOP 和主題,並做滾動式修正。
  5. 設定停損指標。一年後再問自己還要不要做?包括這些問題:
    1. 製作成本和選題難易度可以負荷嗎?
    2. 它改變了什麼事、為我們帶來什麼?觸及了什麼樣的聽眾?
    3. 再繼續做一年,可能發生什麼事?可以做些什麼主題?

QA

  1. Q:請問多多益善是如何蒐集素材與發想內容呢?

    A:主持人想做什麼、現在需要做什麼、最近想要聊的、外部環境主題、時事、多多益善自己的許多文章、節日或重大的活動等等。想主題若是大家都參與,會很疲乏,大部分是製作人有想法,再回頭跟大家確認—輪流分攤和替換可以走得比較遠。

  2. Q:請問以多多益善的經驗來說,會怎麼訂定錄製 Podcast 的短、長期目標?

    A:因為善盡天良是社群經營的一環,所有一切是一起討論的。短期就是蒐集與優化,中期希望開發更多聽眾想聽的主題,更多有趣的題目,嘗試更多有趣的來賓。至於長期目標,已經很少定了,多半只是一個方向,也可以說活下去就是一個長期的目標了 XD

  3. Q:為何當初取「善盡天良」當作節目名稱,對推廣有什麼幫助嗎?取名有什麼建議?

    A:大家可以不用參考我們取名的來源 XD 緣由是某天節目來賓是趙家緯,因為 ㄥㄣ不分,所以他提到「喪盡天良」,正好我們的電子報又是「善有善報」,都有我們品牌的哏,所以就取名「善盡天良」。

    其實有把聲量做出來,不管什麼名字都會被記住。當然,能和組織定位有關連,一開始是比較好的。另外,也不建議中規中矩、直接取組織的正式名稱,不利於社群。加上我們有做投放廣告等操作,所以比較可以自我定義我們所取的名字。

  4. Q:一開始在錄的時候會不會需要重錄很多次,現在錄音一次大約會花多久的時間呢?

    A:我覺得 Podcast 很吃聊天的氣氛,基本上後製也比較少。所以聊天的功力很重要,特別當來賓沒那麼熟、或議題比較嚴肅,一定要有附和和對話才會比較活潑。像台通根本髒話成串,所以文化語境還是重要的。

    這些都需要磨合,特別有些人會抗拒麥克風;有時即便熟練了,也還是有沉默、尷尬的氛圍。所以錄音室一定要借多於節目長度的緩衝時間,可以核對訪綱、暖身,讓氣氛活絡,這樣聊起來會比較自然。否則很乾的話,後製會很痛苦(弱弱相逼的產業鍊阿!XD)

  5. Q:錄製 Podcast 之前需要做什麼心理建設嗎?或如何訓練自己講話的語氣、語調之類的?

    A:對於「錄製的氛圍」需要一些心理建設。由於大家聽 Podcast 通常是在比較悠閒的時候聽,因此語氣、主題不要太沈悶。

  6. Q:請問是否會設定每年度的主題主軸呢?或主題設定比較彈性,主要由各個製作人規劃?如果我們已經在做 Podcast 節目,請問要怎樣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的頻道?

    A:精準的找到分眾很重要,還有透過不同的社群平台來推廣。也可以設計不同的線下活動。官網有嵌入一定是基本的,或者辦活動之後的幕後或後續,也可以放在 Podcast。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