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網路公益與行銷創意的奇幻之旅

「不管你是誰,也不論那是什麼,…只要你真心渴望一樣東西,就應該放手去做,因為渴望是源自於天地之心;因為那就是你來到這世間的任務…,而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摘:巴西小說家保羅•柯爾賀(Paulo Coelho, 1947-)《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在過去兩年多裡,「網路星期二」致力拉近網路與非營利組織的距離,每月一次舉辦的活動至今竟也已超過30個場次!為了擴展網二的影響力,我們第一次構思了一整個下午的活動,邀請喜願共和國的施明煌總兼、台灣農村陣線的小八和建泰,加上對資訊傳播科技(ICT)如何促成社會創新有著長期觀察與實作的育章,來為我們分享如何有創意的行銷網路公益。

「喜願共和國」幸福產業的微型經濟體
網路星期二:網路公益與行銷創意 (1)
活動首先由喜願共和國http://naturallybread.yam.org.tw/ )的施明煌總兼,從介紹他的「麥田狂想」-台灣本土小麥契作計畫開始,分享他對農業事務的熱情,以及喜願行「歡喜如願同行,行就是行」的理想,並說明他如何善用實體與虛擬的網路/網絡連結消費者與生產者,以工業工程的精準概念,用熱情、創意與執行力,加上系統化的思考與完整的架構逐步實踐理想。

1999年成立的喜願麵包工坊初衷,一開始是找尋一群簡單自然的夥伴,一起合力做簡單自然的麵包,並希望和身心受限朋友們共同創造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透過工作參與度與成就感,讓他們肯定自我存在價值;從草創時麵包第一次出爐的喜悅、營運收入的現實考驗、曾經一整年的慘淡經營,到今日統整喜願的工作(從喜願麵包工坊、喜願小麥到喜願大豆特工隊與建立喜願共合國),與農業接軌,建構一個探索社區協力、農業營生群組的遠大願景。

所謂「喜願社區協力農業營生群組(Rejoice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Group)」,是要鼓勵生產者、加工者、消費者加上服務者之間的互相承諾。只要每個人(消費者)能夠主動認識你的農友,認識你的作物,認識你的社區(台灣全國就是一個社區),連結起生產者與加工者及服務者之間,從而建立一個人們彼此身心安頓與穩實安命的營生群組。

為了此願景,喜願小麥開始了「大面(麵)神」計畫(閩南話為「厚臉皮」的意思,因為喜願價格一定比別人高),勇於將台灣本土農業生產的在地小麥,製作成麵條食材,推廣入人群;跨越萬分之一的努力,建制「小麥契作行動化生產履歷系統」(www.taiwan-wheat.net ),讓第一線勞動生產者的努力能真正地被看見。

如今,喜願小麥契作農友團全台的種植面積預估到2013年將達到61.8公頃,並將產出148公噸的小麥。

國家的根本:教育與農業

施總兼說,將在2012年推廣麥田見學-在地食育(陪伴、聆聽、對話、學習)計畫,走入校園告訴所有的學生,台灣可以種麥田(全台將有40小學1所高農參與);持續推動麥田狂想曲,並計劃下一站到美國的喜願好農壯遊。

除了推廣本土小麥的麥田狂想曲,台灣本土大豆契作計畫的喜願大豆特工隊也在今年(2011, 喜願大豆春秋元年)的四月成軍,特工隊標榜-農友「種」(生產端),我們就「做」(加工端)什麼;農友「種」得出來,我們就「賣」(銷售服務端)得出去!

最後他亦謹慎指出,面對有機農法及慣行農法的拉鋸要特別注意不要掉入商業操作的陷阱。目前採用慣行農法的農人佔有98%,供應台灣超過90%以上糧食的農友不是惡人(有機農法僅佔2%),喜樂共和國的「對」不代表別人就是錯。
網路星期二:網路公益與行銷創意 (10)
美麗願景不是空想,喜願共和國營生群組已在【138自治區】(於彰化芳苑喜願麵包工坊進行公民自主),還有【238自治區】(在雲林莿桐喜願烘焙餐坊追尋想像實踐)開展,我們的成立宣言是:「喜願共和國不是政治實體也不是營利事業、喜願共合國不是虛擬平台更不是連鎖加盟店、喜願共和國是公民品牌也是自主營生的商店。」

這些農業理想的實踐都將為台灣推動友善環境(無農業、無化肥)、無基改農區運動注入一股活力。

利用網路,採取行動 - 台灣農村陣線的社會行動及網路觀察
網路星期二:網路公益與行銷創意 (18)
活動由台灣農村陣線http://www.todei.org/)(以下稱:農陣)的小八和建泰接續。小八於農陣服務以來,持續關心影響社會的公共政策。包含農村再生條例,一直到今年的國光石化案, 期間農陣利用網路進行社運的動員,累積不少經驗。

她說:社運活動事先如用各種不同的網路平台發散訊息,可以達到很好的宣傳效果;透過簡單方便的網路技術,可以把街頭行動的現場消息發散出去;如在法案審查會議時利用網路直播,更可讓公民直接監督政策。

隨後建泰為我們分享網路如何介入農村運動,並挖掘網路在未來的農村生活當中如何扮演城市與農村橋樑的角色。他指出:由於農村的本質是生產健康食物、保有健康環境,網路的本質則是自由、分享與參與;「農村與網路是否原來就是自然互屬,和諧的共存的兩個主體呢」?

農村應使用網路自己發聲,完成農村自己的文化,滿足農村自身的需要,才不會永遠是都市的殖民地;如今農村的價值,不應該再僅僅是農產品本身,農產品的外在環境,如:人、自然生態、環境服務功能等等更可能是農村的價值所在。利用網路(絡)達到城市友善農村,農村都市互相共榮的理想。

他呼籲,最要緊的是認識農村的本質與價值:
  • 成為善用網路工具的人(Wikipedia, YouTube, Twitter, Flickr, Blog, Facebook, Justin.Tv)
  • 善待網路工程師(給予掌聲)
  • 注重網路倫理(資訊安全)
  • 社會化網絡的建立與參與
一場結合擁有學理論述能力、充足的法律知識、社區營造、教育能力、強大行動力以及網路新世代的年輕朋友進行的類駭客台灣新農村/民運動已悄然進行。

從「讚」到「動」,透過網路進行社會運動

活動最後由育章(網路ID: tmas68)壓軸,分享:如何運用網路帶來更多連結,讓社會運動能有更多選擇。

他指出目前大部分社會運動現場活動尚無良好的規劃,辦活動不應該只是在臉書上按個讚,應提供參與者後續的可能性。他並舉出許多國外的社會運動網站為例供大家參考。比如:

社會運動的微型志工:即使穿著睡衣都能改變世界!http://www.helpfromhome.org/  

公民科學家 (National Audubon Society):利用公民力量進行資訊匯集(野鳥資訊)
http://www.audubon.org/

台灣亦有相似類型的網站,利用Google Site 將很多鳥類資訊統合在一起:BBS Taiwan 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
https://sites.google.com/a/birds-tesri.twbbs.org/bbs-taiwan/

調查你的國會議員(英國):利用微型志工,讓全民來查帳(此網站利用優良的細部介面設計,讓英國民眾可以調查英國國會議員的收入支出)
http://mps-expenses.guardian.co.uk/  

他最後舉出美國塞拉俱樂部(Sierra Club, 美國最有影響力的草根環保非營利組織,其他中譯名稱為:山巒俱樂部、山巒協會、塞拉山俱樂部、山嶽協會、高山協會和山脈社等)所分享的Task Design 101: Sierra Club Activist Network文件 (連結:http://bit.ly/vIwn1K)
官方網站:www.sierraclub.org/

說明透過塞拉俱樂部累積分享的倡議經驗,規劃詳細的任務與角色(參考Task Design 101 裡的任務和角色參考清單),設計出有驅動力(具有意義、執行者的責任與成果)的任務。

從網路連結到實體動員,讓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適合扮演的任務角色。


更多照片:網路公益與行銷創意活動花絮


簡報分享:
活動參與人數:40人
網路星期二:網路公益與行銷創意 (4)
網路星期二:網路公益與行銷創意 (9)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