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7日 星期二

[網二紀錄] 08/13 不只是外包,NPO/NGO 能和開源社群,協作出哪些可能?(上)


8/13 的網路星期二,邀請到長期參與 g0v 社群的 ddio 和劉哲瑋,分享他們在社群中經營了幾年的專案,以及和 NPO 合作的過程。前半部主要是二人負責專案的介紹,比較偏向地理類的資料(公有地、租屋資料),以及在 g0v 社群中,專案如何持續成長的過程;後半部則整理了「一般專案(幾個月內有結果) v.s. 複雜專案」後,歸納出技術人和 NPO 合作時,有哪些抽象經驗可借鏡、思考,以及如何透過 Blupa 開放跨界量表,進行簡單的自我檢視與評量。







一、劉哲瑋(公有地 / 資料申請小幫手 專案參與者)

2014 年「天龍特公地」大搜查,是民間版的資料地圖化專案。針對台北市的公有土地,想做一個網頁呈現土地的形狀和位置。現在看到網站的版面就是先從倡議數字開始、再放訴求,然後才是地圖的查詢。用行政區、面積(NPO 夥伴建議的區間,因為有 500 坪以上國有地禁售的規定)和經營單位當作搜索的條件設定。

我們拿到的資料是地號,但想放在地圖上的是形狀。後來就把網站設計成:

  • 可上傳照片
  • 可下載單筆資料做套點
  • NPO 的夥伴也建議,可將大家對公有土地的各種利用和想像放上去
  • 完全靠民間團體和 g0v 社群的協作完成
g0v 黑客松是兩個月一次的黑客松聚會,技術人和倡議者聚在一起聊一聊,彼此有什麼需求和想法,一起做開發。社群裡的各個專案推動者也會自己揪小松,繼續進度。

2014 年時,巢運發生,這是一個抗議高房價的社會運動,共有五大訴求:

  1. 居住人權入憲,終結強拆迫遷
  2. 改革房產稅制,杜絕投機炒作
  3. 廣建社宅達5%,成立住宅法人
  4. 檢討公地法令,停建合宜住宅
  5. 擴大租屋市場,制定租賃專法
其中第 4 點訴求希望公有地能做比較好的應用,全面檢討相關法令,停建弊端叢生的合宜住宅,遏止官商勾結(為了興建合宜住宅,政府先行徵收土地,再開放建商競標,過程中弊端叢生)。由於當時政府沒有告訴大家「地在哪裡」,加上正好拜訪了 OURs都市改革組織,發現他們手邊有現成的資料可以提供;而短期內能作到視覺化地圖呈現的網站,正好組織也可以拿來利用開記者會、進行倡議(記者會片段) 。




接著,大家參考上圖的時程,由於台北市官方釋出了開放資料,於是大家在思考、討論有了這些資料可以做什麼。2016 年先和北市的青年事務委員交流;2017 年市政府同仁前往 g0v 提案,市府自己辦小松和會議,當時強調黑客松不同於過往傳統的會議、而是實作會議,資訊處要把電腦拿出來一起看程式碼。直到 2018 年進一步才連結到財政局,因為要修法才能讓公有土地活化,不然需要以市價標出。

2018 年時,臺北市市有閒置空間整合查詢平台誕生,大家可以看到這個平台沿用了 2014 年天龍特公地的版型和資料呈現方式,其中的「空間好願景」正是民間活化空間的案例,也有都市農耕的議題,包括最近甫開幕的 NPO 聚落也是北一女眷社舊有空間活化的例子。



參照上圖的流程,簡單走一遍。2014 年民間團體來 g0v 大松提案,不是工程師去提案。提案的人都不是資訊開發專業,而是做公有地議題的參與者(華光社區、日日春等組織),大家面臨的共同問題是資料不明朗。

到了 g0v 黑客松開始有一些發想,參與該議題者知道 OURs 長期關心,所以先去拜訪,結果他們有一批資料。試著把一些資料工具的環節串起來,開始有專案小松,在小松與大松之間,可以在資料架構上給意見,例如:土地資料是文字,沒有地址和形狀。透過 Ronny 開發的「野生地號查詢 API」把地號變成地圖上的形狀,另一位朋友做「都更地號比對」、有人提出上傳照片功能、NPO 提出網頁訴求文案等等。

主要網頁開發者 DZ 撰寫了開發筆記。在地 NPO 團體可以透過地圖作現場勘查,善用附近的閒置公有地。另外也爭取開放中央的地圖、地號資料,因為 NPO 保存的資料常常是某個時空情境下的研究素材,並不一定是最新的,政府應該要自己將資料開放出來。2019 年中央政府釋出約 202 萬筆資料(台北市的資料約一萬多筆),台灣有六成是公有土地。

2017 年是台北市青年事務委員會,提到公有資產做活化,有諮詢 g0v 個別成員。在青委會提案之後,主要涉及財政局、地政局。因為重新發標要兩年,想用天龍特公地的開源程式碼,因此資訊局來 g0v 提案,然後需要財政局修法配合。

目前有 6 個公有資產有民間進駐使用,包含位在公館溫羅汀的「攝影圖書館」、位在詔安街的「河神的丸子」、「文化法學會」、空總北側的公寓空間「咘咕居」等等。財政局局長也在 2018 年 g0v Summit 進行經驗分享(大會共筆)。

回過頭來看,天龍特公地網站網站上所羅列的訴求,這個網站在倡議上到底有沒有用?目前只有第三項有成功:「我國非公用與低度利用的公有土地,其地理資訊必須公佈於網路」。而中央政府所釋出的 202 萬筆公有地號資料,對一般民眾、非技術人來說是很難處理的,所以社群也在開發一些工具來支援。

二、ddio(斜槓主婦 / 軟體工程師 / 踏進居住議題的 g0ver)

ddio 說:「哲瑋是從議題工作者出發,我則是從工程師角度來看,在 g0v 社群裡怎麼看這些專案?會分享一些開放租屋資料的執行面細節。」

g0v 從 2012 年底成立以來,一直有很多非技術人來 g0v 的聚會,就想工程師和設計師、倡議者能怎樣一起合作做出專案?有時會沒有人幫忙,有些太困難沒下文,有些則會繼續往前推。哲瑋講的是有繼續做下去、進行蠻久的案子。

2018 年,ddio 跟勞陣(勞工陣線)的敬舒想做「薪資居住品質調查」,看看最低薪資的工作者在台北的租屋環境。3 月到 5 月,爬出 75,100 筆資料,如果以一個全職人力來算,一筆資料一分鐘,至少要花 3.5 個月來複製、貼上。

一開始是敬舒想做薪資居住品質調查,也參與 g0v 的小班邀請敬舒來大松提案。提案包含:問題、目標是什麼?有什麼社會意涵?敬舒的提案算是清楚的。

但是當天其實沒有然後、沒有接下去的一步。大松的場合跟大家印象中的黑客松不太一樣的。一般的黑客松可能會組好隊,直接動手做某個題目,但是 g0v 黑客松比較是社群線下交流的活動。

大家會去跟敬舒聊天,提到誰會寫爬蟲、有人可能有資料,有人會說拿 591租屋網的資料可能會有法律問題,有人會說不只缺工程師、也缺專案經理,各種意見都有。

而 ddio 當時的意見是:「你需要的是通宅語的專案經理。」因為勞陣除了抓資料外,還需要資料作出研究報告,而這份研究報告會拿去行動、開記者會——後面是有一連串行動要做的。加上網路上沒有現成資料可用,有很多需要長時間搭配的事,不是工程師把資料爬完就好,是個需要持續互動與調整的過程。ddio 當時沒有跳坑,解釋完之後就跑掉了。

之所以不想跳坑的原因是:沒有跳坑的誘因。

對 ddio 來說,如果跳了這個坑,是要抓一段區間的資料嗎?還需要討論怎麼利用。但幫勞陣做完之後,就是勞陣的報告,不是其他組織也可以利用的資料。不是說 NPO 不想開放,而是在 NPO 的行動邏輯裡,不會想到要不要開放?這個概念不在原本的工作流程裡。

g0v 在過去幾年裡,蠻多人直接進入組織或政府,從內部改變組織運作的文化。但 ddio 覺得成本很高,雖然他也覺得租屋資料很重要。你現在問政府有多少人租房子?租在哪裡?因為不報稅、政府也不知道,時價登錄制後的報稅資料也幾乎沒有租屋類的。如果今天有詳細的租屋資料,幫忙很大。


於是就思考:有沒有可能 NGO 和開放資料的需求並進?所以開了兩個專案:

  1. 長期累積的開放租屋資料:持續地收集資料,作成開放台灣民間租屋資料(有每月、每季、每年)。
  2. 用得了開放資料的調查報告:將前述資料作為上游,勞陣等 NGO 團體就可以拿去運用
事實上,也不只是資料有上、下游關係,而是各自發展

  • 開放租屋資料端:負責資料授權、法務等方面,讓有興趣的使用者可以安心的使用
  • 調查報告:做資料清理,並且幫忙 debug,回過頭來改善自動化的流程
  • 一起發展:資料集半成品(可能先爬一天的資料) → 初步研究資料 → 爬蟲程式除錯 → 完整資料集 → 工人資料清理(例如清理重複刊登的物件) → 不重複資料集
所以釋出的資料集會有原始的跟把重複部分去掉的。

雖然一開始講的好像供給與需求的關係,但開源專案其實有很多互動,上下游是非常快速合作的關係,不是找外包。不像是要把需求寫好、然後廠商做出來。

於是一坑二案,各種展開。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把資料整理好,接著有蠻多後續的行動:

開源專案有個特性是:東西可以重複使用,而不是有個目標、做完就結束了,而會持續。並且許多提案都有「開放」與「收斂」的雙股螺旋特色,於是有所匯集而交錯,或著各自發展而繼續生長。

提問:
  • 為什麼 ddio 會改變心意,跳坑來做開放租屋資料?
    • 思考參與這個專案之後,有沒有「我可以獲得的東西?」有沒有更方便和公開的方式來做資料?這樣大家不需要寫信給勞陣要資料。
  • 劉:我的例子是議題的推動和曝光是有比較明確的推動時程,當時巢運知道有上傳照片的需求,來彌補政府的不足;同時,工程師也需要時間慢慢消化議題的。

繼續閱讀:[網二紀錄] 08/13 不只是外包,NPO/NGO 能和開源社群,協作出哪些可能(下)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