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線上好人:為什麼要在線上幫助陌生人?



Laptop user, two young men playing a digital game, W Hotel,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USA(by Wonderlane. CC授權)


根據 BBC 的報導(Digital do-gooders: Why do we help strangers online?),全世界有越來越多人,願意投入線上的義工工作或專案。為什麼他們願意在網路上,無酬無償地幫助線上另一端的陌生人,不計回報? 

更適合自己專長的線上義工

Radha Taralekar 是一位在孟買的年輕醫生,她花了好幾個星期的時間,與人合寫了一份 HIV 感染者的指南,特別是給身在烏干達的 Imelda 和她的朋友們使用。Imelda 曾因為 HIV 而失去她的孩子。Taralekar  的這項義工工作被聯合國網站所報導,這個網站專門是以連結有固定工作的義工和所需要的人們。 

對傳統的義工來說,前面所提到的方式,不同於以往提供熱食給無家可歸的人們,或者在一家慈善商店裡協助分類衣服;也不會有溫暖的微笑、鼓勵的表情,甚至是電話的詢問。取而代之的,可能是透過即時通或 email 所傳達的感謝。 

Taralekar 表示,網路上的義工工作讓她可以不用離開自己的國家,就能幫助到海外真正需要的人。她說:「我不是一個只被金錢驅動的人。我想抱持著理想,服務人們。」 

Kate Anderson 曾經在美國的華盛頓特區的一個濃湯廚房當義工,她說,太多人只是站在那裡,卻不知道該做什麼。如今她也是一位網路義工,在美國家中協助一個巴基斯坦的慈善機構,進行捐款人的檔案分類,這也比較符合她的專長。 

當然,也有一些來當網路義工的人,是基於比較私人的原因。


Tony Selman 的太太與姊姊死於癌症,所以他花很多時間幫助癌症研究中心分析疾病的資料。他所協助的網站 Cell Slider ,是一個邀請大眾成為會員,幫助分類一些腫瘤取樣的顯微照片,並將它們存放在不同的分類目裡。由於經歷了妻子死亡的過程,對 Tony 來說,這項義工工作不是出自利他的動機,而是自己對這些疾病的可怕有切身之痛,並在付出的過程中得到滿足與生活的平衡。 

在 2011 年,身在英國曼徹斯特的一位設計師 Sam Luk,加入了一個線上計畫來幫助 FBI 解決一個謀殺案——12年前,有一個人被發現死於密西西比的田野中,唯一線索是二張在他皮夾中加密過內容的信件。因為 FBI 無法破解這些代碼,所以將這些線索公布在網路上,徵求義工來協助破解。 

Luk 對模式及福爾摩斯很喜歡,同時他也經營了以這個線上計畫為主的部落格,用來連結與他有相同興趣的人們,讓他在工作之外有另一個出口。Luk 花了很多時間想破解這些密碼,迄今仍在努力中。 

回饋世界的心意與動機

對網路理論家也是作家的 Clay Shirky 來說,這類不以金錢為出發的動機是可以被理解的。他認為我們太過習慣於以市場驅力來主宰社會的想法,以致於「我們忘記大部分的人們做很多的事,不求回報。任何可以給我們同伴情誼或慷慨付出的感覺,都是給我們正面饋,而這些是金錢無法取代的」。同時,全世界受過教育的人們,每年有數以億計的自由時間,可以用來貢獻給協作計畫,這正是他所稱之的「認知剩餘」現象。 


※Clay Shirky:認知剩餘將如何改變世界(TED線上演講)

譬如 Help from Home 這類的網站,鼓勵人們花一點時間在線上作義工,雖然許多線上義工投入遠超出「微志工」規模的時間與精力。 

另外,像是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也是由許多自願投入所長的使用者,無償撰寫出來的。還有大規模的、複雜的開源電腦軟體,也是由成批的志願開發者,義務完成。例如 Brian Behlendorf,一位協助開創 Apache 的網路先行者,這套軟體如今支撐了大半的網際網路,是從對微軟的反叛開始的。他主要的動機:不滿於微軟在桌上型電腦市場的獨佔地位。他說:「有一種理想主義,是我們不想要網路像桌機一樣,我們知道開放軟體對每個人是最好的,而不是由一、二個在頂端的人所操控。」 

另外有一些人,純粹將程式碼的撰寫當作一種藝術,有醜陋的也有漂亮的,如 Steve Weber 所說:人們總是想找到最高雅的程式。他說他暫不討論這是不是以〞利他〞為出發,但他也說如果假設沒有一大伙人是想著〞我做並無償貢獻出來,因為我相信這對世界有益〞,那就錯了。 

在烏干達 Kitega 社區中心的 David Clemy 也同意這樣的看法: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幫助,往往出自於一股理想主義。而他也從不懷疑,這些線上志工所帶給 Kitega 想要改變世界的信念,畢竟少了他們,Kitega 所執行的計畫將會落後 20 年的進度。 

在台灣,我們也可以看到 g0v.tw 社群的形成,以及在許多社會運動中,各地不相識的人們,透過臉書和各種網路工具,進行議題的討論與監督、懶人包的製作、實體的集結與現身等等。網路作為改變人們生活的工具,也在改變義工參與的形式,讓各種意見與幫助可以更加不受地理空間的侷限。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