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錄影
活動網址 http://nettuesday.tw/events/2014/04/459
什麼是懶人包?
懶人包不是常見的資訊圖表(infographic),通常資訊圖表是根據數據資料來繪製的,比較客觀,但內容並沒有特別設計過。懶人包是台灣獨有的產物,從 BBS 誕生,為了針對某一事件不同時間點的文章,所發展出對某個事件的脈絡整理。一開始是純文字的,後來則有圖片、影片、程式等不同類型。
從 2006 年中懶人包出現後,針對懶人包的搜尋量就節節高陞,是網路倡議很重要的方式。
懶人包並不懶,傻瓜相機不傻瓜
製作懶人包的準備工作並不輕鬆,講者分享他曾花了二個多星期,沒日沒夜地蒐集資料和絞盡腦汁來製作。
製作懶人包的前提,當然是希望閱讀者可以明白所想傳達的理念與議題,因此資料的正確性與解讀很重要,針對正確性要非常小心、再三求證,否則容易被質疑,也不會讓人有繼續閱讀或分享的動力。甚至製作者在蒐集資料的過程裡,自己的認知或立場也會受到影響而有變動(可參考Baagic 咩即可 - 消費者熱線 • 塑膠杯蓋行不行後記)。
蒐集好正面反面等各種來源的資料後,製作者也可能面臨「為何解釋不清?」的狀態。一種是作者自己不懂,另一種則是無法讓人懂,只是後者往往走在奈何橋上:不懂哪裏讓人不懂?所以要注意是否:內容簡化過頭?解釋太複雜?文質是否俱足?所使用的語彙和觀念是否精準並讓人理解。
內容務求正確之後,接下來就是「表達方式的設計」。
首先,對誰說?在《解釋的藝術》(The Art of Explanation: Making Your Ideas, Products, and Services Easier to Understand)一書中,作者將受眾對議題的理解,分成不同位置,講者將它簡化成上圖的五個階段,並且建議:不要把閱讀者移動超過二格以上,因為懶人包的篇幅有限,通常讀者的關注力極限約是 3 分鐘,不要太急著將讀者變成專家。
同時,瞭解受眾的族群,會牽涉到表達方式的設計,例如:對上菜市場的媽媽和整天坐在電腦前的工程師,溝通的方式就不一樣,而表達方式的設計必須依據對象來調整,才會有用。
有了正確的資料也瞭解你的受眾之後,就是表達方式要有「梗」,有吸引別人來看的趣味。而這些幽默有趣的「梗」,可以多留心 BBS 上的鄉民用語、或一些廣告電影的語彙,在生活中多多蒐集。以下分五點來說。
一、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好的標題/標語的「承諾」,才能讓人有點開的動力 / 行動。講者分享了他一開始設計的懶人包標題,最好是 7-8 個字:
- 塑膠杯蓋行不行
- 新電信法第九條—比智財封網還糟糕:這個標題利用了當時的時事議題,來吸引大家注意。在 28 天內有九十萬不重複點閱率,至少2-300萬人看到。
二、和讀者有共識,才有討論基礎,也才能打破各說各話的狀態,達到後續說明的功能。同時,流傳越廣的懶人包,越有影響力,會影響讀者的意見。
三、關聯性足夠,才有關心,才有進一步的行動和興趣。
四、使用類比來幫助理解。例如把開放資料(open data)比喻成食材,由於開放資料難以被一般使用者閱讀、搜尋、利用,或變成服務,甚至有些政府提供的開放資料,格式與欄位太混亂,所以 g0v 要改變這種現象,希望將開放資料重新整理後,以更親民的方式為大家所用,並用來理解、監督相關政策;另一個例子是把 自由貿易協定 比喻為 把人請進家裡來做客,方便大家想像與理解。
五、給予受眾選擇與指示,提供他進一步站出來的行動方案。
信念:改變是有可能的
任何倡議活動,最終都希望造成實質的社會改革,懶人包也是。講者以「塑膠杯蓋行不行」舉例,在倡議的過程中,雖然被點名的企業並沒有公開承認錯誤或道歉,但事實上,目前市面上的塑膠杯蓋已經全面更換為比較安全的 5 號了。
懶人包的類型
現在懶人包會透過各種媒材來製作,所謂「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Every Last Drop:透過互動式網頁,這個英國 NGO 要讓大家了解一個人一天所浪費的水資源有多少?覺查之後,能進一步來做些什麼?
▶ 挺什麼核啦反什麼核啦!! :這支影片雖然有七分鐘之久,但由許多梗串場起來,讓受眾願意繼續看下去。
危機四幅的台灣(prezi) vs 我家離核電廠多近?:簡報檔的 57-60 頁,可以看到一張圖表懶人包 -> prezi 簡報(動態式縮放鳥瞰或放大細節) ->互動式 Web App。從「訊息與讀者的關聯性」出發,不斷修正過度複雜的頁面資訊與圖片的醒目度,並且考慮不同裝置閱讀的舒適度,最後成為只要輸入地標,就可即時測量附近台灣與中國的鄰近核電廠,並且將不同的警戒距離上色,一目了然。你被服貿了嗎?也是利用相同的互動原理來製作的。
IDENTITY on Prezi:把18分鐘的 TED 演講,轉為 prezi 簡報,可以看到好的詞彙、圖像和聲音的搭配,能讓人印象深刻被吸引並記住。
請 CC 分享
最後,當大家製作了懶人包,或任何希望能讓更多人分享、討論的作品,請記得使用創用 CC 授權,方便分享或重製。透過簡單的線上表格填寫,輕易就可做好授權圖標,放在作品或網站上宣告。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