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余孟勳:公益群眾募資的前世今生



9月的網路星期二,邀請到對公益團體財務透明及治理能力基礎建設十分投入的余孟勳(Simon),和大家分享「公益群眾募資的前世今生 」。

Simon 先總結自己參與過的群眾募資平台件數,包括 flyingV、紅龜、嘖嘖等都有,也算有一些經驗。


簡報(建議您可以參照簡報,閱讀下方文章)

1. 前世

台灣最大的募資平台其實是衛福部的公益勸募管理系統,可說是群眾募資的前身。從近二年資料來看,台灣目前公益勸募的規模維持在43億左右。由於想募款的人變多,但在捐款規模一樣大的前提下,募資達成率就會降低。


從「勸募資源的挪動」來看,根據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的資料,總體募款規模差不多,大型和小型組織都有上升,但中型組織下降,資源開始往兩級挪動。大型組織比較有人力和技術投入,小型組織則比較容易取得捐募款人注意,導致中型組織反而降低。


2. 今生

根據貝殼放大的年度報告來看 2012 年以來的群眾募資平台,大約佔目前募款規模1/10以下。

由於目前科技發展和第三方支付的興起,加上新世代和 NGO 溝通的方式與習慣不同——以前股票要認股,需要剪下報紙、填好資料寄回;現在則是用自然人憑證登入來做,傳統勸募慢慢也遭遇到瓶頸。



以募資排行榜前十大來看:「台東聖母醫院部落廚房」案例,募得二千多萬,有四千多人捐款。如同傳統募款,這個案例走獨立募資(官網或獨立網頁),也是目前線上募資的趨勢。公益勸募和群眾募資其實有重疊的部分,只是技術和募款呈現的方式不同,因此某方面來說,目前可能過度宣傳了群眾募資的經驗,因為捐款的人數可能是過去經營所累積起來的。



群眾募資還沒有到達「公益勸募2.0」的階段,很多募款成功是特例、無法被複製;而且這部分成長雖快,但規模仍小(從800萬成長到2億)。目前也缺乏針對公益項目的細緻研究,大部分經驗仍偏重操作的技術,然而撰寫文案等等雖然重要,卻不是全部。 


此外,群眾募資平台也有既有的限制,例如: 

  • 規避中介責任。譬如交易所之所以重要,就是「保證」的功能,出差錯會負責。但目前的平台在這一塊的規範很模糊,如果這件事沒被確認,規模難以變大 
  • 數據隱私等問題:曾寫信想匿名贊助,但平台回覆無法匿名
  • 制度信任瓶頸:如果平台不願意承擔責任,例如中國之前慈善法突然開放過度,結果出現詐騙,後來又加緊規範 
總結 2016/6~2017/6,幾個群眾募資平台的數據,可見募資案件成功率約65%,年度募資規模約 3,000~4,000萬,僅佔全部群募的7%(有些大型案件遮蓋了小案件或沒有成功的案件),因為群募平台上未必都是公益案件。

巨型案件合計1千萬以上,就是「美感教科書」+「透明足跡」。 從這些案例裡,可以觀察到:其實沒有「遺珠之憾」,未達標的都是差異很大,募不到的就是募不到。
目前群募平台上的公益案件發起人,可分為:(1) 個人 (2) 團體(不一定有立案)(3) NPO/社會企業 (4) 一般公司。其中,團體提案數遠大於NPO,可見這是「公民參與的新途徑」
也代表人團法修改的背後含義,從「核可制」變成「備案制」。NPO或社會企業募資成功率近80%,所以群募平台成為公共參與的新管道,也是NPO募款的競爭對象。 

如果從案件型態來看,圖表畫出的是平均值,達成率約120%,募到約20萬,這個數據可作為「設定目標的合理期待」。所有公益群募如果收束為所有NPO,結果還是一樣的。群募是策略性工具,比較難顯著提升組織財務自主的能力,對組織來說,最好避免財源來自同一個地方。

出資人而言,有將近一半人願意出 1,800 元,最多人出資 500 元以下。1800元人數少於2500元,出資者最大方的並不是公益項目。所以目標群的設定,如果組織原本對社群溝通能力是強的,並不需要上平台,這也是為何運用組織自身名聲的「獨立網頁」是趨勢的原因。

回饋方案的設計及級距,要注意的是:設定一個比較高的金額,才能含納非常有意願的捐款人(所謂的潛力股)。不是等差、而是等比級數的設計方式。

議題部份,參照了聯合國對NPO的分類方式來製表。可見成功募資的案件議題,因為受到巨型案件的影響大,未必與傳統捐款偏好相符,例如:「美感教科書」就佔500萬,環境有400多萬是「透明足跡」專案。

「文化與藝術」很特殊,既是議題又是手段,譬如:帶育幼院的小孩去演唱會或表演給他們看,這部份也讓設計產業有些新機會出現。也有「多重議題的特質」,如:社會服務可能結合其他議題→關心偏鄉+有機水果小農。如果是與教育或兒童有關,加分效果比較顯著。往往公益與私益,仍有很多模糊地帶。

受助人的話,多是兒童和學生,佔⅓。因為兒童有未來性、可塑性;動物也比很多人都容易募到,這二者比較容易裝可愛。同志也得到蠻多資源,而且重複的內容都可以募到,例如每年各地的同志遊行,代表這塊議題
讓一群人凝聚在這個地方。「其他」有6百萬的金額為受助對象不明確,如:環境議題無法分類受助對象,有時受助人則有多重身份,如:兒童+罕病+偏鄉,導致分類不易。 

學術研究這裡,講者摘要了十多篇論文,從中可見顯著因子包括: 

  • 合理的目標金額:和提案者的身份去做比配 → 提案者能力及聲譽值得信任 → 有沒有思考的過程,隱性地影響 
  • 符合捐款者的想像但很多時候組織其實是要扭轉他們的想像,所以潛在有點衝突,不過同志遊行就是黏住了某些人 
  • 新穎性:Have fun,比較容易吸引人的目光。大型穩定,或無人機送餐去偏鄉(很酷的方式) 
  • 資訊品質:過去經驗或所做的累積,應該要提供完整的資訊(可用「附上連結」的方式)。資訊必須存在,不要事後補救 
  • 內在動機:利他心理 
不顯著的因子,則是價值理念契合度。不一定要說服捐款者,有時是順眼就捐。 

大部分研究結論,顯示了以下歧異點:

  • 回饋物究竟重不重要? 
  • 社群媒體的擴散或是個人累積的社會資本、聲譽? 


另外一些應該要注意的部份,則是要轉化與維持參與者的意義感,最好不要是一次性的。而且要善用不同的工具,包括傳統媒體,並從既有人脈擴散,關鍵是召喚 free agent(應援團、加油團)

一般數位敘事的五大關鍵,會有:我們是誰?如何受到啟發?社會問題?解決方式?如何實踐? 關鍵字部份,「無法」是唯一的負向性用語,召喚了大家的急迫性。而以非正式的書寫方式,比較能貼近年輕世代,當然,講求證據是很重要的。

針對整體群眾募資的研究 ,可看到互動時,QA很重要,同時募資者最好不斷更新進度條,代表維持著一種關係。往往募資金額與成功率並非簡單負相關。頁面上,影片很重要,可以不用作到很精緻,有就好,因為大家其實不會點開來看 XD 如果有的話表示有質感,圖片也是不可或缺的。

台灣的文案強調本土意識,國外則比較強調設計感,譬如:金萱字型,強調台灣第一個,所以商業案被包裝成公益案。募款時間以30天為宜,最多30-60天,避免週日上架,最好週一(利用Monday Blue心理) 。

群募時,前3天是關鍵期,如果募到30%的話,成功的機會比較高,因為多是靠提案人的社會資本去擴散,很少在中後段才往上衝。kiva平台為例:如借錢25元美金,受助者慢慢還錢後,會繼續累積在平台裡,通常越接近目標的越容易成功。所以有些募資團隊會先投一點錢進去。

3. 案例

人生百味是少數募了超過2次的團體。訪問他們的意見時,表示:群募只佔資金來源一小部份,希望宣傳後獲得更多關注及穩定資源。

他們有二個專案。第一個是
翻轉街賣 @flyingV(2016,募得約80萬元,達標157%),因為目標是「創新產品,改變形象」,所以是比較容易成功的。在flyingV平台上,走的是垂直整合路線。文案撰寫時,第一次太過憤世嫉俗,後來修了好幾次,可見與捐款者溝通的深度是門學問。 

第二個專案是城市狹縫旅行團 @嘖嘖(2017,募得約46萬元,達標127%)。訴求「付錢擁有深入貧窮的體驗」,由於要支持者掏錢出來折磨自己,是比較困難的,所以TA是小眾。因為找了貝殼放大,所以在嘖嘖平台群募,這類「顧問+平台」分開的方式,操作空間會比較大。這個專案的協力單位很多,證明貧窮體驗的目標是容易作到、不會不做。主要想傳達理念被社會大眾認同。



門諾醫院的「新生兒照護募款計畫」,在30小時內募到700多萬元。該計畫沒有動員傳統捐款人(那是主要捐款群,但年齡偏高),純粹以網路進行(嘗試探索新世代) 。門諾找了一個創意顧問團隊,設計了一個網站,如前面提到的:因為原本就有強大的捐款人基礎,所以適合這樣操作。

訪問團隊後,他們表示最辛苦的是溝通,特別是「組織內部的」,關於設備老舊到底要不要寫出來,花了很多時間討論、修改文案。

宣傳時,跟網紅們講好,同一時間露出,所以社交媒體上的演算法也同一天露出。free agent(應援團、加油團)部份,過去累積的社群,直接在網路的問答中、出來幫忙,解決了許多問題。也產生「信任轉移」的過程,有一些見證者跑出來補充,加強出資的衝動,而這些都是不花錢、自發的

後續
逐一打電話給捐款人,進行聯絡和引導:有興趣的,會推廣其他新生兒服務專案或長者照顧……等等,很棒地展現了進行支持者經營和管力的 CRM 精神。 

同時,每個員工都是募資的節點,在日常的網路活動中,就會露出門諾的相關訊息,累積社會資本,這樣的話,有天需要辦活動時,親友團們就會願意響應。因為動人的影片好拍,但這個專案中所展現出的「信任」卻是最厲害的。

也來談談幾個重複勸募的案件。

美感教科書是模式可複製到各套書的專案內容。因為設計感讓大家覺得「很潮」,也召喚「
以前的教科書真是太爛了」的共同經驗,,也訴求下一代的美感教育。 

梨想家園-賣大黎救小校,因為梨子會再生長,是種社會經濟。以替代消費的方式來幫助偏鄉學生家庭。

最後是「各地同志遊行」,是每年各地的嘉年華。這類專案象徵人權主流價值,同時有有趣的元素,如「冰桶挑戰」,並有向心力強的支持族群。

當然,群募也有爭議事件。通常
NPO的財務需要揭露「財務管理」及「服務的結果、成效」。以「溫柔革命:一套屬於每個人的性別書」為例,被質疑:專業性(不是性別專業)、財務管理不清楚(資金規劃) 、推薦人資格(性騷擾疑慮)。  

4. 思考與結論
美國經驗裡,線上群募會接觸到與傳統捐款者不同的族群,這是會隨時間改變的。但缺點是對結構問題的關注降低了,因為想要立即的效果。

中國經驗則是:微信99公益捐款日活動,總共9,200個提案,導致支持者容易落入直覺化的選擇,難的還是觀念翻轉。即便資源進入,但對議題的觀念沒有太大思考。發生「小孩畫作事件」,支持者可隨手捐1塊錢,爆紅,因為流程設計很簡單、把握住情感衝動的瞬間,就會馬上捐出去。

另外還有套捐、配捐(企業相對應地捐款),類似「套利」的概念:反正沒成功就退款,但企業捐款已經入袋,於是成為一種金錢遊戲,也算是第三方支付便利的負面效果

台灣部份,則可觀察出:中型組織應及早因應,衝擊會比較大。募款會漸趨專業化,譬如門諾的例子,如果付錢給顧問團隊,市價約需7位數。之前創世基金會曾對勸募團隊發獎金,被罵得很慘,但這和付錢給顧問公司有何不同?募款成本有其必要性,需要強化的是和支持者溝通勸募的倫理。

群募也注重信任的累積。組織不能以為結案報告好像沒人看,就不做,
,而且不只對捐款人、而要「公開」,這也是潛在捐款人的經營。因為瀏覽提案人提供的參考資料,所有軌跡都會留下來,最後是會回饋回來的。此外,組織官方的露出之外,所有工作人員都應該成為曝光管道的一部份,並突出「組織的專業性」。 

群募也揭露了一些問題如下:


1. 不合身的「公益勸募條例」? 「公益勸募條例」起源於2005年「羅倫佐」案例,高雄張家3兄弟因罕病「腎上腺腦白質退化症 」盼赴美求醫,3天募得7300多萬元,引發募款團體質疑缺乏監督機制。然而,目前看來當年的事件比較是私益案件,反而不受條例影響,可回歸民法贈與。

2. 該開發票或收據?國稅局說了算,目前解釋不明。曾有判例:組織曾做部落旅遊,多的捐款給別的組織,結果官司輸了,因為原本的商品和服務就開發票,所以回饋物無法規避。通常20萬以下的,國稅局沒興趣;但1-2,000萬就要注意,重點是:有沒有「對價關係」?最好「出資≠商品價值」 。

最後,大家可參考免費的線上教程:Webinar: Make Everyone at Your Nonprofit a Fundraiser - The Chronicle of Philanthropy

5. Q&A

1 .募資平台的差異?

flyingV 的基礎最大,但NGO主導性會比較低。 很多是路過看到。

嘖嘖很挑案子,但成功率很高,因為和貝殼放大合作。

紅龜:專注做公益,成功率也不錯。針對對公益有興趣的,比較是傳統的捐款者轉換成線上。 


度度客:量比較小。區塊鏈的強項是「直接分配」,
技術上的好處是:收款+付款金流都很清楚,但不是每個NGO喜歡這樣的型態,因為金流型態可能比較複雜,有財務調度的需要。

2. 對議題的社會結構關注較少,可以多聊一點嗎?或組織可以怎麼避免或改善?

人生百味的那二個案子,體驗貧窮就很難,大部分人都選「毛巾+雨傘」的回饋。

雙向關係:


  • 捐款人可能是衝動型,所以面對巨大、困難、需要長期關注的議題,很難動員,大多希望直接馬上看到效果,結果NGO也丟比較容易解決的案子。 
  • 形成不好的循環,特別過度強調回饋物時。應該強調的是「價值觀+議題」的連結,但這可能不是平台可以解決的。 

3. 希望鼓勵組織使用,但群募平台的框框很清楚。如何兼顧「能接觸到不同族群」,又不捨棄核心價值?

不要對平台期望過高。以
美國來看:當作試驗的場合,不擔心是否成功,而是看社會大眾的反應再來調整,也是一種學習的成本。

錢先募到,理念再說,好像在市場裡,先卡到位子再說。

4. 培養機構內人員專業(in-house)的募款能力,有哪些管道?

這跟NGO資源體系有關,如:組織的數位能力、CRM等都是重要的基礎 。

美國線上資源很多,因為很多企業基金會在帶領,帶入很多範本和管理的概念——仍是需要轉譯的過程。

實務上,募款和管理會牽涉到怎麼做的眉角(know-how),大部分組織不願意分享,也反應台灣很多組織缺乏專業顧問的機制。

5. 組織培養基本群眾很重要。通常都是朋友跟我說其他群眾募資平台,但臉書目前演算法變得很不好,如何突破?

不要被臉書綁架,Email行銷很重要,比較精準。從門諾的經驗來看,也有下臉書廣告,但不及社群擴散的 1/10。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