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

[新產品上架] 享受便捷的 Box 雲端資料儲存服務


Box 是安全的線上分享與內容管理解決方案。透過簡單的操作介面,使用者可以直接編輯儲存在雲端的檔案,進行協作,並且可以從任何地方的不同裝置,集中管理您的檔案。

將專案以資料夾的方式,分門別類,可以加速任務的執行,譬如報告、核准服務的申請等,都會以簡潔、有條理的方式呈現。簡單說,Box 可以讓每個人在同一個頁面上,協同工作,包括:添加評論、標記檔案、分配任務、確認文件的版本紀錄等等。

不論對外或對內,您可以與任何人分享檔案,並進行權限控管。現在,科技濃湯提供每個組織 10 個永久有效的使用者授權,快來為你的組織取得每個帳號 100G 的雲端儲存與工作空間吧!詳見產品頁面

請注意: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D4SG]「公益加值」資料工作坊:心得總整理

公益加值資料工作坊
大合照(更多照片請見 Flickr相簿

以黑客松方式進行的「公益加值」資料工作坊,之前在 10/1 舉辦了說明會(紀錄)、11/5 則舉行了暖身活動(紀錄),來到 11/28-29,共有 7 個組織提案,並有 20 多位資料人,包括來自中部與東部的朋友們,共襄盛舉。

對 NGO 來說,這是一次提供資料,確認「是否問對問題?」、「透過資料可以怎麼解決問題?」的過程;對資料人社群來說,瞭解不同 NGO 的專業與服務現場,進而去耙梳、解析資料,並在過程中,雙方不斷溝通、確認資料內容與呈現的方式,對彼此都是新鮮的嘗試。



公益加值資料工作坊
DSP 智庫驅動的嘉凱(CK),開場致詞中許下夢想。

以下是來自各個組織與 DSP 智庫驅動講師們的心得分享與點評,也歡迎參考活動的 hackfolder 共筆集合,可瞭解組織們事先的提問準備:
  1. 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
  2. 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
  3. 地球公民基金會(2016/1/20 更新)
  4.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5.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6. 台中甘霖基金會
  7. DSP 講師Johnson:〈資料力做公益:用白板跟鍵盤回饋社會〉
  8. 更多關於 NPO/NGO 與資料科學之間的討論和合作,歡迎加入:D4SG 臉書社團
1/5 下午,也將舉辦注入「資料科學 DNA」,讓組織起飛— 「公益加值」資料工作坊(成果分享會),邀請提案組織和 DSP 的講師們,共同分享,進行經驗打包,也歡迎對資料科學有興趣瞭解、未來也想參與的組織們,一起來聊聊。

更多公益加值資料工作坊及 D4SG 文章,請見 http://bit.ly/d4sg-list

[D4SG] 第六組:台中甘霖基金會

(活動心得目錄請參考:[D4SG]「公益加值」資料工作坊:心得總整理(及 1/5 活動邀請)

DSP 智庫驅動嘉凱點評(http://on.fb.me/1QQJ6jp):

甘霖基金會提供長者服務與照顧,雖然個案資料筆數不多,卻是長達一年以上的第一手觀察資料。

小資料,細細看,仍然可以看出許多第一線長照工作的眉角。長照政策的下一個十年,或許就從這邊開始!



公益加值資料工作坊
現場提案

甘霖基金會的經驗分享

這是一次很特別的經驗!期待了好久終於……

之前參加開拓舉辦的 NPO 資訊科技運用座談會,有機會聽到 CK 介紹大數據工作坊的精彩過程與發現,讓我也很想把基金會的服務資料變成很棒的看見。第一次聽到之後,回來馬上跟同工分享,也預告他們要先作準備,如果一有機會參加,我們就要馬上報名!!

[D4SG] 第五組: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活動心得目錄請參考:[D4SG]「公益加值」資料工作坊:心得總整理(及 1/5 活動邀請)

與資料人的重金屬小旅行

  • 提案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陳瑞賓、張淑貞、吳柏旻(pm5)
  • 協作小組:尼斯、Johnson、pm5、CK、Chia Hsin Liu、淑貞

公益加值資料工作坊
現場提案

還好,我不是那個想到數字就會頭皮發麻的人。即便如此,在這一天半的公益加值資料工作坊中,我很肯定,我有一部分的大腦遭多次卸載、重新格式化,才又裝回去。

在這個活動中,我代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案,帶著來自二個不同政府單位,近 14 萬筆台灣農地重金屬資料,想要了解政府的農地整治效率如何?全台還有多少比例的農地重金屬超標,卻未進入列管程序?我們希望利用資料分析的結果,與中央和地方政府溝通,尤其整治績效欠佳者,要求全力改善。

感謝工作坊一開始,CK 下來幫忙用各式問題淹沒我,協助檢視該問的問題問了沒(而不是有沒有答案)。「你做這份資料想問什麼問題?」「目的是什麼?」「做出的成果要給誰看?」透過討論將問題範圍縮小之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D4SG] 第四組: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活動心得目錄請參考:[D4SG]「公益加值」資料工作坊:心得總整理(及 1/5 活動邀請)

公益加值資料工作坊
現場報告

由於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的資料為整理過的次級資料,因此省去了許多整理的麻煩,比起其他非營利組織,進行效率快了許多。與資料人朋友的合作過程中,真是處處驚喜,除了給予許多圖表表達方式和資料來源的建議以外,這些朋友更可以從最客觀的第三方身分,點出簡報製作的問題。

由於我們的取樣方法為挑選入選台灣 50 成分股、又同時回覆 CDP 問卷的公司,但由於台灣 50 的名單和回覆 CDP 問卷的公司時常變動,造成每年選取樣本不完全相同,難以做歷年比較,又或者比較出來的數字沒有什麼意義。此為需要修正的第一點。


而在 Emerging Market Samples in Taiwan 的這張簡報中,塞進的資訊過多。簡報中的公司為所有有回覆問卷的公司,黃色標記的部分為屬於 Emerging Market(新興市場)的群體,然則數字 66 卻又代表台灣入選 Emerging Market 與被邀請回覆問卷的公司數目,此讓觀眾無法直接做連結。

此外,問卷有兩個問題,分別為:「貴公司是否評估過任何潛在的(當前或未來)可能對公司業務經營、收入或支出產生大幅度影響的相關氣候變遷風險?」以及「貴公司是否評估過任何潛在的(當前或未來)可能對公司業務經營、收入或支出產生大幅度影響的相關氣候變遷機會?」而這兩個問題的選項完全相同,顯示同一個選項 A 公司可能認為是風險,而 B 公司則認為是機會。若針對相同選項卻有不同的認知來做分析,是個新穎的嘗試且非常具有價值。



在 Percentage of companies selecting most commonly reposted 5 risks 這張投影片中,資料人朋友們建議我們把所有可選擇的選項全都放上去,做成標籤雲的形式,如此大家既可了解選項具體有哪些,亦可了解每個選項被選答的比例。

[D4SG] 第三組:地球公民基金會(2016/1/20 更新)

(活動心得目錄請參考:[D4SG]「公益加值」資料工作坊:心得總整理(及 1/5 活動邀請)

2016/1/20 更新組織心得
  • 提案人:地球公民基金會、謝孟剛、沈慧娥
  • 協作小組:林玉堂、王靖維、廖敏倫、謝孟剛、沈慧娥
抱著忐忑的心情參與「公益加值」資料工作坊,對於如何將收集到的數據,整理成我們可以用的資料,對於這一塊實在非常沒概念。原本以為參加工作坊,會像鴨子聽雷般的無法理解科技人的語彙,沒有想到現場大家熱情討論,讓我們這群鴨子大大開了眼界!

我們這組有三位科技夥伴林玉堂、王靖維、廖敏倫一起參與討論,以後勁溪的水質資料為例(環保署全國環境水質監測資訊網,以及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環境檢驗監測網皆可查詢到資料)。有三件事情想做:

  • 網路資料擷取後圖像化,目的是想讓數據更一目了然。
  • 加強互動性,民眾日後也可上傳該日現場照片、記錄水質(上傳照片或是通報環保局的API)
  • 期待圖表能自動更新官方(或是廠商)的數據。
最後我們的科技人產出了以下的圖表,算是完成了第一個項目,將資料圖化。

玉堂把過去四年的水質監測資料通通爬下來,敏倫丟出意見發想這些資料該如何呈現,靖維則是將資料視覺化,成果就是那張美美的時間趨勢圖。

依據四個採樣點(四座橋下),以時間為橫軸,縱軸為各類變項(水溫、酸鹼值、懸浮微粒、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畫出四個區域的趨勢圖,再來看四個地點在資料呈現上的差異,不過因為時間有限的關係,最後只做了水溫和酸鹼值兩種數據變化的呈現。

另外阿剛也整理了 2011/9~2015/10 的後勁溪污染新聞記錄,想藉由這樣的整理看出一些端倪。確實在重大新聞事件發生的時候,都有些酸鹼值破表的狀況。

不過由於高雄市政府環保局的環境監測網,在後勁溪僅有四個採樣點(四座橋下),每個月只採樣一次,而且採樣日期、時間還不一樣,資料超級少。

在簡報的時候,聽到台北人吃的蔬菜,可能是由日月光污染後的後勁溪水所灌溉(南菜北送),大家驚嚇的表情。同處在這個小島上的我們,必須要正視工業污染所帶來的危害及我們付出的代價。這就是期待資料圖像化後,能讓民眾對環境被破壞的感知更深刻。雖然在資訊極度缺乏的情況下,仍能產出這樣的圖表,同組夥伴時在太厲害。

有兩點小心得:
  1. 想藉由科技人協助 NGO 如何問對問題、透過資料可以怎麼解決問題,在工作坊中的確有些小小成果。但工作坊結束後,組織沒有科技人的知識技能,自己無法操作出和工作坊中一樣的成果,就沒辦法延續工作坊中的小成果,這個知識技術的門檻無法跨越。
  2. 在極短的工作坊中,科技人對 NGO 的了解甚少,在完全不了解此組織關注的議題、如何運作、甚至倡議的方向的情況下,要替 NGO 用現有可取得的資料做些分析,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是有其難度的。建議有更多時間互相理解組織的狀況。
線上工具:https://public.tableau.com/s/profile/wei.ching.wang

成果圖像

workshop1.jpg
workshop2.jpg


workshop3.jpg


workshop4.jpg

DSP 智庫驅動的嘉凱點評(http://on.fb.me/1lr8LSm):

地球公民基金會為我們介紹了高雄那條很有名、經常登上報紙社會版的後勁溪。後勁溪全長 13 公里,沿途流經台塑、中油和日月光,最後在出海之前灌溉了一些菜田,聽說那邊大部分的菜都是賣到台北(觀眾偷笑)。高雄市環保局在後勁溪流域設置了 4 個觀測站,但是每個月只抽樣檢測水質一次,你沒聽錯,只有一次!



公益加值資料工作坊
現場提案

來自高雄的工程師 Andy 聽到我們的需求,加入這一組,把過去四年的水質監測資料通通爬下來。另外一位資料分析師 Wei-Ching 將資料視覺化,成果就是那張美美的時間趨勢圖。

[D4SG] 第二組: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

(活動心得目錄請參考:[D4SG]「公益加值」資料工作坊:心得總整理(及 1/5 活動邀請)
  • 提案人:駱安玲、黃昭蓉、王柏雄
  • 團隊成員:瓊玉、Lu Pei、智程、晏平、顥祐、Sean Huang
公益加值資料工作坊
現場提案

很高興能夠參與本次智庫驅動與開拓文教基金會辦理的「公益加值」資料工作坊,主辦單位很用心,事前花了很多時間籌辦、說明此次工作坊進行的方式,相當用心。

這次兩天的工作坊,結識了不同領域的朋友,有工程師、特教老師、大學教授,雖然背景不盡相同,但大家都對資料非常了解,並以自身專業,提出了不同面向的建議,讓我們能夠看到自己的盲點,從不同角度追本溯源的探討、評估原生資料的搜集方式,並且透過資料分析,讓我們的服務能更公平合理地照顧到視障按摩師們。

[D4SG] 第一組: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

(活動心得目錄請參考:[D4SG]「公益加值」資料工作坊:心得總整理(及 1/5 活動邀請)

公益加值資料工作坊
現場提案

這回代表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參加公益加值資料工作坊,看到許多的資料人,在資料科學領域學有專精,與NGO的夥伴們,交流許多事情。資料人擅長資料分析,從NGO的資料中,提出他們精闢的見解與分析,或是能尋找到有關連的外部資料。平常會操作的 Excel,原本覺得平凡無奇,但資料人善用 Excel 的各種公式、樞紐分析表等功能,就能進行多種分析。資料人讓 NGO 的資料,發揮更多價值,找出各種 NGO 夥伴們沒發現的事情,讓資料彷彿有了生命力。

帶著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從民國 93 年至 103 年,大約三百多筆基金會的醫療補助資料,參與這次活動,希望能找出:為什麼 101 年起,補助人次驟降?以及希望瞭解 10 年來,兒童醫療補助需求的變化。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Office 365 案例分享:失親兒福利基金會(含影片)

Office 365 非營利組織方案在 2013 年 10 月份加入科技濃湯捐贈後,我們不時會接到組織的詢問電話。由於對雲端服務的不瞭解,大多數詢問的組織誤以為 Office 365 只有 Office 功能,但其實 Office 365 可作為組織內部工作與外部溝通的雲端平台,讓組織內的協同工作及檔案留存分享,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特別適合多點辦公室,及需要時常機動性移動的工作。

以下是失親兒福利基金會的案例分享,一起來看看 Office 365 可以為組織解決哪些困難。

如果您的組織有興趣,也歡迎直接到 Office 365 非營利組織方案申請試用,並可參考 Microsoft Office 365 雲端辦公室:Office 365 線上學院,自學導入,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微軟也提供完善即時的客戶服務,歡迎大家多多利用!

相關參考資料:



(以下文章獲得「台灣微軟企業公民」使用授權)

Office 365 協助失親兒福利基金會,以 IT 強化專業關懷



自 2004 在台北市開始第一線失親個案家庭服務以來,台北市失親兒福利基金會目前在全國已設有 10 個服務處,並連結超過 40 位社工的專業,共同守護關懷 6,000 位失親兒的教育與成長。基金會採用了 Office 365 非營利組織方案的雲端服務後,不僅解決長久以來的 IT 問題、提升工作效率,也讓關懷更無遠弗屆。台北市失親兒福利基金會執行長馮玉玲表示:「使用者的需求其實很簡單,就是系統要穩定,排除各種使用困擾如電子郵件遺失。我們希望資訊系統能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並協助社工們提供更好的服務,Office 365 實現了我們的期盼。」

民眾、社群與 NGO 的協作:飲水地圖的經驗



12 月的網路星期二,邀請到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工作的 pm5(吳柏旻),同時他也是開放街圖社群(OSM)的參與者,透過雙方合作的「飲水地圖」,分享 NGO 和開源社群二邊的不同,以及飲水地圖作為仍在進行中的專案,可供大家參考的經驗。






(開源)社群是什麼?從簡報裡臉書的討論,可以看到,社群是:

  1. 有人發起、有人附議,大家沒意見,有人動手做,就開始了。
  2. 去做政府未盡完善的工作
pm5 曾在開放街圖的社群中,參與過以下的開放資料討論與實作:

  • 台灣海岸守護網
  • 行政院開放資料的諮詢會議
  • 尼泊爾震災
社群(community)是指:一群人有共同的理念而聚在一起。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但有一小部分一樣。這一群人的「交集」:

  • 資料、程式
  • 格式(約定俗成、共同同意的標準)
  • 授權(自由使用或商業用;開放用途)、條文
  • 貢獻、列名
  • Data-centric thinking(透過資料來運轉)
非營利組織/非政府組織,作為組織,拉丁文的原意是指:tool、instrument;為了達成特定目標,經由一定程序所組成的團體。所以這樣的組織有以下特色:

  • 目標
  • 程序
  • Procedural thinking
社群和 NGO 這兩種不同的組合,以社團法人與開源社群為例,會在下列不同的情況中,用不同的方式運作。

2015年12月8日 星期二

今日黑鳶,明日人類──《老鷹想飛》為老鷹請命、立命、護命

11月初(2015),開拓文教基金會台灣猛禽研究會的邀請下,觀看了「老鷹想飛」公益場次。這部紀錄片集23年影像精華於75分鐘,描述從1991年開始,家住基隆的沈振中老師,追蹤黑鳶(俗稱老鷹)的故事。


《老鷹想飛》紀錄片上映劇照。

基隆海港一直是可以看到成群老鷹飛翔自在的地方,沈老師因地利之便,追蹤到外木山的黑鳶族群,展開當時仍空白一片的黑鳶研究。但獵人的侵擾、快速道路的開發,讓這裡的黑鳶消失殆盡。

其中一幕,沈老師將未孵化的鳥蛋帶回,他小心翼翼剪開蛋殼,看著成形的小生命一動不動,累積多時的盼望與挫折,在一瞬間化成苦痛與更深沈的決心。自此,他毅然放棄穩定的公家教職工作,發願守護黑鳶20年。沈老師認為:「通常養大一個孩子大約是20年,我想,守護黑鳶大約也需要這麼長的時間吧。」

於是從1992年到2012年,他的足跡遍布全台,只要有老鷹的地方,就有他騎著老舊打檔車、風塵僕僕的身影。戴著帽子、舉著望遠鏡,就這麼靜靜的,他記錄下一群又一群的老鷹,可以一眼分辨出不同種類的老鷹,並在一天傍晚的晚點名時刻,記錄著數量的興衰。透過他的研究和紀錄,逐漸豐富我們對黑鳶習性的認知,牠們築巢生蛋、撫育離巢、飛翔玩耍、喜食腐肉的清道夫特性等等,從顆粒分明的低畫質到空拍的銳利成色,影片成象的軌跡說明這一個個畫面的不易與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