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7日 星期四

[活動紀錄] 3/9 善用網路工具,非為工具所用

2016 年資訊運用座談會系列
以「溝通」取代「行銷」的社群經營學座談會紀實


3月9日在台北客家文化園區舉辦的「非營利組織資訊科技運用座談會」,邀請到前Yahoo奇摩亞太區客戶營運服務部社群經理施典志(Tenz),與大家分享社群媒體,如臉書粉絲頁/社團、Line、部落格、Instagram等平台特性,探討社群行銷與網路平台/工具的本質,現場有40個團體與會,共63人出席。

開拓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蔡淑芳表示,早期網路工具的運用,被定位在行銷媒體,以單向方式傳播,向閱聽人發送訊息,不過隨著網路發展與環境變遷,非營利組識的夥伴需要重頭檢視:你使用了哪些工具?它們的本質是什麼?應該用什麼樣的核心去經營,才不會事倍功半。

講師施典志也說明,每一種工具都有它的特性與適合的社群,雖然網路蓬勃發展,但二、三十年前沒有網路時,你怎麼做事,現在還是一樣,不會因為有了網路工具,就少了溝通的工作;也不要聽說這個工具很好用就去用,或者現實壓力下主管的命令就去開一個帳號,若你對工具不了解,不知道它的運作邏輯,就很難有預期的效益出現。

他更進一步表示,臉書粉絲頁/社團、Line、部落格、Instagram等都只是工具,溝通的本質不會隨工具而有所變化,大家是活在一個真實的世界裡,因此真實世界裏的人際關係更形重要,這些工具、平台不一定能解決你的問題,因此大家不要被平台綁住,「勿役於物」是他給大家的建議——有時花了時間經營卻沒有成效,很可能是因為你用錯工具。
以下為座談會分享內容:




臉書粉絲團

  • 從臉書帳號的設定過程,可以了解它是奠基在個人帳號的人際關係網絡,它問你的資料、背景、然後透過資料庫來比對跟你同一領域的人。這樣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設計邏輯,顯然不能挪用到公司行號上,因為人沒辦法跟組織、公司行號產生關係,所以後來才發展粉絲團,打破這個狀況。
  • 關於演算法:透過交友與訂閱,臉書塗鴉牆成為訊息黑洞,因此需要透過演算法篩選:哪些訊息要出現、哪些訊息不出現在你的塗鴉牆上。除了演算法公式,臉書也有真人團隊參與演算法的制訂,目標是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 粉絲團的缺點:資料不開放,透過搜尋引擎不容易搜尋到貼文。此外,訊息張貼後只在當下被看見,與部落格、官網相較,貼文被看見的效益時間非常短。
  • 目標族群真的在FB上嗎?由個人關係衍生的社群圖譜,雖然很方便,但不見得能完成所有的事,不一定適合各種服務性質的組織,例如經營老人社群,實體世界的人際互動可能效果更好。
  • 投其所好的內容經營策略是否無誤?透過粉絲團後台的洞察報告,可以了解粉絲喜歡哪一類型的文章,但會按讚的本來就是認同你理念的人,投其所好的內容經營僅能跟一小群人溝通,要如何觸及更多人?
  • 百貨公司的困境:不建議經營綜合性(全品牌)的粉絲團。我們常常為了顧及所有粉絲的需求與喜好,發送不同性質的訊息,然而,如果每一則訊息只能抓住10%的粉絲,就表示同一時間,你也失去90%的粉絲。
臉書社團

  • 粉絲頁 vs 社團:粉絲頁是一對多的單向訊息發送,與廣告性質相似,社團則是建立在共同興趣的社群,你真的喜歡那個主題才會加入。

  • 社團的特色:明確的共同興趣,談的都是非常小但深入的資訊。

  • 相對平權:社團的角色不是媒體,而是平等相待的支持者,因此很適合用社團功能凝聚核心會員,提供會員真正需要的訊息,但缺點則是缺少粉絲團有的工具(如洞察報告)。
Line

  • 通訊的本質是打擾,因此line不適合用來做行銷,如果一定要使用這項工具,建議不要頻繁傳送訊息,只提供真正需要的服務。
Instagram

  • 本質是分享最美的身影、印象,也是年輕一代熱門的通訊工具。

  • 特色:單純用視覺內容說故事。台灣NPO很會用文字、影片說故事,但現在要學著用一張圖來說故事。(臉書上相片的觸及率也比文字好)

  • 建議:勿做短期促銷,可參考國外範例,以視覺說故事。

  • 缺點:無法放連結,也沒有管理內容的機制。

  • 延伸閱讀:用行動攝影說故事:Instagram 的使用及經營策略(上)(下)
部落格

  • 優質內容基地:凡寫過必搜得到,也是「長篇幅內容」唯一平台。部落格上,文章的影響力可以維持好幾年,不像粉絲團只在當下。

  • 找出好的故事,一周一篇,持續寫圖文並茂的內容。
重新檢視你的策略:

  • 你想溝通的人都在FB上嗎?社群平台越來越多,多嘗試不同的平台,跟不同平台上的人溝通。

  • 使用建議:FB如同近距離小刀,部落格是重型武器,建議雙管其下,長槍+短劍的影響是持續與長久的,因此粉絲團(臉書社團)+部落格是目前最好的組合。

  • 請把自己當成使用者、回到使用者的身份,檢視這些訊息你需不需要?合不合理?是否可接受?

  • 發文應建立在對一群人的了解上,而最好的方式就是你變成使用者,感同身受。

  • 工具是其次,過去怎麼溝通、交流,現在就怎麼使用。

問題與討論:

  • 老師對App的看法?

    不同平台的App各自分散,這樣的現象對用戶來講是好事,但對行銷者而言就痛苦。例如你過去買網路廣告、三台電視廣告,可以觸及到所有使用者,但現在App無法接觸到所有人。
  • 關於論壇的興衰

    • 缺點:搜尋資料需在論壇裏爬文、過濾文章內容,資料量大很辛苦;而且資料可能有錯,要花很多時間過濾。

    • 不是有論壇就有流量,而且架論壇的時機過了,現在每個領域都有不同論壇佔據一方,譬如有眾多使用者的 Mobile01,如果真的需要使用者交流空間,可直接使用FB社團。
  • FB廣告成效如何,效益的數字真偽?公益團體是否適合買?

    • 整體來說,由活動或廣告所帶進來的粉絲,留下來的機會可能不大。

    • 現場團體經驗分享:組識有針對文章在臉書上下過廣告,下廣告時可以選擇目標族群,例如性別、年齡層、興趣、嗜好等,可以做精準行銷,的確也會帶來流量,但是需要一直下廣告才能維持你所期待的流量,因此二、三個禮拜就得再下一次廣告,一直不斷持續投資。
  • 人力管理問題:NPO因為人力精簡的關係,如果要管理這麼多平台,人力成本不低,是否有比較好的做法?

    • 這個時代你想跟大家建立關係,所需要的人力成本就跑不掉,沒有投入資源就不會發生你期待的效益。

    • 分享龍潭啟智教養中心的經驗:他們的部落格是由社工員經營,他寫部落格寫到後來得到部落格大獎,也為中心帶來許多食物、設備等等的捐贈資源。當然,這是一個正向循環,當主管看到他投入的時間有了成效,也會全力支持他經營部落格,而他也回頭來向組織尋求資源與支持,希望主管、教保員、老師等人,也可以一起幫忙寫文章。他說老師也許沒辦法直接寫部落格,但他們的確在個案服務時會更加細心觀察個案的變化與反應,不止是寫在紀錄裏,也會回饋給他,讓他可以當成素材寫在部落格裏。大家可以試著把「經營社群平台」當作是組織內,每個人都一起關心的工作。
3月23日將舉辦第二場「以溝通取代行銷的社群經營學」座談會,會中將分享、探討不同平台的成功案例,歡迎有興趣的非營利組織夥伴報名。

報名網址 https://techsoup-taiwan.org.tw/2016_socialmedia

0 意見:

張貼留言